CO₂不仅是导致气候变暖的“元凶”,还能变身清洁能源甲烷!近期,上海交通大学、北京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联合团队在《Advanced Science》发表重磅研究,首次将多组分合金与氮化镓纳米线结合,创造出一种高效“光热耦合催化系统”,在290 ℃下顺利获得外部加热照射3 W/cm²的白光,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产率提升至199 mmol·g⁻¹·h⁻¹,选择性高达93%!这项技术为碳中和目标给予了新的思路。
No.1 直击痛点
传统CO₂制甲烷需高温高压、依赖贵金属(如钌、铂),成本高且易产生副产物。
No.2 创新突破
材料革新:采用铁镍铬锰钴多组分合金(MCA),无需贵金属,顺利获得元素协同作用优化催化性能。
光热双驱:氮化镓纳米线(GaN NWs)像“太阳能电池+电热毯”,紫外光发电、可见光/红外光产热,高效激活CO₂和氢气。
图1(a)氮化镓纳米线俯视图;(b)由硅片支撑的MCA修饰GaN NWs的25°倾斜图像
卓越性能:陆续在运行120小时,甲烷产量超2万倍催化剂自身摩尔量,稳定性极佳。能耗大幅降低,3 W/cm²光照+290 ℃加热即可驱动反应,比传统热催化更环保。
No.3 高效聚光催化系统
设计了基于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太阳能装置,将模拟太阳光(44.6 mW/cm²)聚焦至 1521.9 mW/cm²,实现催化剂表面局部高温(352−417℃),显著提升CO₂转化率(33.26%)和太阳能利用效率(26%)。
技术原理:阳光和热量如何“点石成金”?
No.1“捕光者”GaN纳米线
吸收全光谱阳光,紫外光激发电子,红外光转化为热能,为反应给予双重动力。
No.2“活化大师”多组分合金
五种金属协同调控电子结构,强力吸附CO₂和氢气,降低反应能垒,精准生成甲烷而非副产物。
No.3“终极转化”
CO₂先被吸附为关键中间体(如*HCOO),再经多步加氢,最终“变身”为纯净的甲烷。
图2 MCA上CO₂还原的自由能图
未来应用:让CO₂变废为宝!
No.1 环保领域
直接捕获工业废气中的CO₂,转化为绿色甲烷燃料,助力碳循环。
No.2 能源转型
甲烷可作为清洁能源储存,兼容现有天然气基础设施,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问题。
No.3 成本优势
摆脱贵金属依赖,材料成本降低,适合大规模推广。
k8凯发(中国)科技最新推出PLR RVTF-PM微型气固相催化反应评价装置为系统研究光热催化反应给予了平台。该装置集成紧凑,桌面式设计,占用空间小,便于实验室灵活布置。
装置采用高效导光技术,内置传光结构,大幅提升光源的辐照效率和催化剂的吸光面积,满足光热协同催化下气固相反应的需求。装置操作便捷,反应器易拆卸。支持智能物联,具备远程操控和流程自动化功能,操作灵活高效。
欢迎拨打电话400-1161-365分析关于这款产品的更多信息。
文献信息
M. S. Nasir, Y. Zhao, H. Ye, J. Li, P. Wang, D. Wang, X. Wang, J. Song, Z. Huang, B. Zhou, Unlocking Methane Generation via Photo-Thermal-Coupled CO₂ Hydrogenation by Integrating FeNiCrMnCo Multicomponent Alloy with GaN Nanowires. Adv. Sci. 2025, 2501298. http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501298